分类列表
新闻分类
废水治理中,如何优化运行参数以提高处理效果

  在废水治理中,优化运行参数对提高处理效果至关重要,以下从不同废水处理工艺介绍优化运行参数的方法:

  物理处理法

  格栅:合理调整格栅间隙,若处理含大颗粒杂质的工业废水,可适当增大间隙以提高过水速度;处理精度要求高的废水,则减小间隙。同时,根据进水流量和杂质情况,调节格栅的运行速度,保证拦截效果。

  沉淀池:控制沉淀时间,若沉淀效果不佳,可适当延长沉淀时间;但过长会增加占地面积和运行成本。还可调整池内水流速度,降低流速利于颗粒沉淀,可通过改变进水口位置、尺寸或安装导流墙来实现。

  化学处理法

  混凝法: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要根据废水水质确定。如处理含重金属废水,可选用硫化物混凝剂;处理有机废水,聚合氯化铝等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较常用。通过烧杯试验确定好的投加量,避免浪费或处理不达标。同时,控制好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和搅拌强度、时间,确保混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反应。

  氧化法:对于臭氧氧化法,控制臭氧投加量和接触时间,投加量不足无法有效去除污染物,过多则增加成本。接触时间根据臭氧浓度和废水水质调整。紫外光氧化法中,调节紫外线强度和照射时间,保证对污染物的有效分解。

  生物处理法

  活性污泥法

  溶解氧:通过溶解氧测定仪实时监测,根据活性污泥的状态和处理效果调整曝气量。一般好氧段溶解氧控制在2 - 4mg/L,若溶解氧过低,微生物代谢受抑制;过高则浪费能源。

  污泥龄:根据进水水质和处理要求确定,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时适当延长污泥龄,有利于硝化菌等生长;处理易降解有机物可适当缩短污泥龄,防止污泥老化。

  污泥回流比:根据二沉池污泥沉降性能和出水水质调整,一般为50% - 100%。回流比过低,二沉池污泥易流失;过高则会增加能耗和污泥处理成本。

  生物膜法

  水力负荷:根据生物膜的生长情况和处理效果调整进水流量,保证足够的接触时间使污染物被有效去除。若水力负荷过高,生物膜易脱落,处理效果下降。

  温度和pH值:控制好反应器内的温度和pH值,多数微生物适宜生长温度在20 - 35℃,pH值在6.5 - 8.5之间。可通过加热或冷却设备调节温度,投加酸碱物质调节pH值。

  膜处理法

  压力:对于反渗透、超滤等膜处理工艺,控制好操作压力。压力过低,膜通量小,处理效率低;压力过高会加速膜的污染和损坏。根据膜的类型和废水水质,确定操作压力范围。

  膜通量:定期监测膜通量,若下降过快,及时采取清洗措施。通过调整进水流量、压力等参数,维持合适的膜通量,保证处理效果和膜的使用寿命。

  清洗周期和方式:根据膜的污染情况和运行时间,制定合理的清洗周期。采用合适的清洗方式,如物理清洗(反冲洗、气水混合冲洗)和化学清洗(酸洗、碱洗),恢复膜的性能。

分享到